孕期三部曲,胖寶寶不胖媽媽的飲食術

新手媽咪在孕期中該怎麼吃?為了顧及寶寶的營養,媽媽們通常什麼食物都照單全收,沒想到「卸貨」之後,瘦起身來就萬分痛苦。
老天兒啊~懷孕除了吃胖沒第二條路走嗎?No!吃錯了食物,並不會讓寶寶獲得養分,反而只是胖在媽媽身上呀!(゚д⊙)
★ 懷孕初期(0~3 個月)——維持個人每日攝取熱量即可
部分媽咪在懷孕初期便放任自己大吃大喝;還有一些媽媽儘管食慾不佳,卻擔心寶寶營養不夠而逼自己硬吃。這兩種行為都對寶寶沒有幫助,只是把熱量吃到自己身上。
懷孕初期,寶寶的身體還不會迅速增長,媽媽只要正常飲食即可,不要以為懷孕就能大吃大喝,高油、高糖點心還是要避免;如果食慾來襲,也要盡量選擇營養成分高的食物。
這個時期媽媽體重增加 1~2 公斤都算正常,多多補充富含葉酸、卵磷脂的食物,才能幫助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唷!
焦點營養素:葉酸、卵磷脂(協助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)
焦點食材:綠色蔬菜、柑橘類水果、大豆、魚類、肉類、核桃、堅果
★ 懷孕中期(4~6 個月)——個人每日攝取熱量+300 大卡
寶寶的器官開始成熟,身體尺寸也慢慢變大,媽媽這時就需要提供更多營養囉!
建議媽媽每日多攝取 300 大卡的熱量,像是半碗全穀類食物、半碗蔬菜及 1 杯低脂牛奶;適時補充高纖的蔬菜水果,也能改善子宮壓迫媽媽腸道造成的便秘。
懷孕中期體重大約會增加 4~6 公斤,這是相當正常的現象,千萬不要驚慌喔!
焦點營養素:維生素 B、鈣質、纖維質(協助寶寶器官、骨骼發育及避免便秘)
焦點食材:牛奶、小魚乾、肉類、牡蠣、貝類等
★ 懷孕後期(7~10 個月)——個人每日攝取熱量+300 大卡
孕期過半之後,寶寶的身體會快速增長、血液也開始增量,製造血球的蛋白質、鐵質原料更不能少;而 β- 胡蘿蔔素是維生素 A 的原料,能幫助寶寶的視力、免疫系統發展。
每週 1~2 次以深海魚替換肉類,就能避免吃進過多動物性脂肪喔!
媽媽這時候會每個月增加 1.5 公斤,整個懷孕過程中,增加 10~14 公斤都是屬於合理的範圍。
焦點營養素:維生素 A、鐵質、優質蛋白質(協助寶寶製造血球、健全免疫系統)
焦點食材:南瓜、紅蘿蔔、蕃茄、深色蔬菜、黑芝麻、紅肉、深海魚
(延伸閱讀:產後瘦身,把握六個月黃金瘦身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