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瘦身 / 運動生理專欄 /

【心肺能力檢測日誌】休息是為了表現得更好​

前陣子檢測師服務到一位正值巔峰狀態的優秀選手——賴孟昕,他曾經擔任過 iFit 跑跑團的客座教練,教大家運動前的動態伸展,團員們還記得嗎?

孟昕在 2016 全國田徑錦標賽 1500 公尺的項目中,以 3 分 59 秒的成績拿下了冠軍,是非常優秀的運動選手。他這次特地來到 iFit 了解自己的運動心肺表現,不意外地,他的「最大攝氧量」跑進了 7 字頭俱樂部呢!ヽ(㊤V㊤*)ノ 

這樣的表現有什麼特別之處呢?讓檢測師來告訴大家吧~

  「最大攝氧量」的範圍

​最大攝氧量 7 字頭是什麼境界?

雖然最大攝氧量還受到遺傳、性別、年齡、體重等影響,但數值通常越高就代表心肺功能越好!

一般人沒有經過訓練,普遍只能測到 30~40 mL/min/kg 的範圍,有規律運動的族群則可以來到 40~50 mL/min/kg,所以達到 70 的數字,已經是頂尖運動員才會有的數值了。

和孟昕聊天時,他提到未來將更審慎地分配「訓練時的休息策略」。頂尖的運動員竟將「休息」當作訓練排程重要的一環,這是為什麼呢?

(延伸閱讀:身為高階運動選手,知道______很重要!)​

  過度訓練,對選手有害無益

過往選手會以「負荷更多訓練量,運動表現會更好的策略」來規劃訓練,然而在身體還沒完全恢復的情況下,訓練量過大反而會導致運動表現變差。

《運動生理週訊》就指出過度訓練會有以下的狀況:

✘ 食慾降低及體重減輕。
✘ 肌肉無力且痠痛。
✘ 失眠及情緒不寧。
✘ 運動後較難恢復。
✘ 安靜心跳率及血壓上升。
✘ 最大運動血液乳酸值降低。

所以訓練有素的選手,如果想讓成績更上一層,要做的不僅是認真訓練,就連適時排進「休息」空檔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對一般人來說,「休息」可能是很抽象的概念,但休息其實有明確事項應該完成。像是下列幾點,都是專業選手特別在乎的事情:

補充營養和水分:運動後的飲食,可以補充能量、修補肌肉,應該補充低脂蛋白質,像是豆類、海鮮類、肉蛋類等。
充足休息和睡眠:如果訓練隔幾天發生上頭提到的肌肉無力、運動表現更差...就該延長休息時間、充足睡眠,而不該強迫自己訓練,
交叉式的訓練安排:交叉式安排低、中、高不同強度的課表,輪流排入訓練計畫中,讓身體有休息的空間。
定期測量生理指標:定期觀察訓練後的安靜心跳率是否比平常高、體重是否減輕...都能判斷自己是否訓練過量了。

(延伸閱讀:運動後,該吃什麼好呢?

透過這次經驗,我們得以一窺專業選手的能力,也更加了解為什麼「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」。

檢測當天,孟昕也收到了被國家隊徵召的消息,就讓我們好好地祝福他在今年的世大運中,為台灣留下獎牌!也期待孟昕下一次與我們交流更多運動訓練的心得與經驗唷!

※ 本篇內容與照片分享經過本人同意

※ 參考資料:
《運動生理週訊》過度訓練

更多健康美麗的瘦身知識,請上【iFit愛瘦身】粉絲團 
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請幫小編按個讚,也歡迎大家留言發問喔!^^ 

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

或許你也會想看這些文章